倫敦馬拉松

說起倫敦馬拉松的起源,要從1979年說起,英國前奧運冠車選手Chris Brasher在跑完紐約馬拉松之後,寫了一篇他的觀察,開頭就寫道:你一定要相信這件事,人類的跑步可以就像一個歡樂的家庭,工作在一起,歡笑在一起,完成種種不可能的事。上個週日,在一個世界上最煩亂的城市,從40個國家來的11,532名男男女女,無論是白人、黑人、黃種人,接受著沿途百萬民眾的夾道加油鼓舞,在一場世界上最大的嘉年華會,一起經歷了快樂、歡呼、痛苦的過程,這群人就像是被施予魔法的人們,聚在一起就為了這場聚會,最後的結論,他反問到:倫敦什麼時候才能有這樣的喜年華?

Chris Brasher接著就開始到世界上最大的紐約馬拉松,以及最古老的波士頓馬拉松取經,學習組織及財務管理,以及其它種種。

Chris Brasher的遠見終於在1981年3月29日兌現,倫敦馬拉松就此誔生,從第一年超過2萬人的申請,7747被接受,6255人越過終點線,到如今,每年46500人起跑的最大容量,直至去年為止,27年來,已經有超過67萬人完成42.195公里的考驗。目前它是世界五大馬拉松之一。

以上文字是我從倫敦馬拉松官網,節錄其部份文字翻譯過來,會想到翻譯這些文字是因為倫敦馬拉松有一段3分半的影片,當作賽前長達四天的馬拉松展覽會的宣傳短片,這段影片記錄著每個參與者,都像參加嘉年華會一樣,興奮、喜悅掛在每個人的臉上,這讓我深受感動,因為我記起我初次參加台北馬拉松時,也是這樣的心情。之後我看到倫敦馬拉松的起源,心有慽慽焉,但回頭看看我們的台北馬拉松,好像不是這麼回事。

上頭的影音短片是我錄製了在Google Earth的飛覽過程,配音就是倫敦馬拉松展覽會宣傳短片的音樂,你也可以在此下載這個 “倫敦馬拉松Kmz檔”,在Google Earth亦可播放這段短片。

Trackback this Post | Feed on comments to this Post

Leave your Comment

Quicktags: